一、蒸发效率下降
1、加热列管堵塞或结垢
现象:蒸发速度显著降低(如产能从40吨/日降至20吨/日),一效温度异常升高(如达94℃),二效温度同步上升。
原因:长期运行导致列管内壁沉积水垢、物料残渣或有机结晶。
解决:
物理清洗:每周用高压水枪冲洗列管,清除堵塞物;
化学清洗:采用5%柠檬酸溶液循环溶解钙镁水垢,或丙酮冲洗有机残留。
2、蒸汽利用率不足
现象:能耗增加,二效蒸发量占比异常(正常约35%)。
原因:热泵混合蒸汽温度失衡(正常应≈90℃)或加热面积设计不匹配。
解决:
校准热泵进气比例,确保混合蒸汽温度≤90℃;
检查加热器面积配置,必要时扩容。
二、真空度异常
1、真空度不足(>-0.07MPa)
现象:物料沸点升高,浓缩效率下降。
原因:
泄漏:法兰、人孔密封圈老化或未压紧;
真空泵故障:泵油不足/污染、叶片磨损或管路堵塞。
解决:
用肥皂泡涂抹接口检测漏点,更换氟橡胶密封圈;
补充/更换专用真空泵油,清理泵内结晶残留。
2、真空波动大
原因:冷却水温度过高(>32℃)或流量不足,导致冷凝不充分。
解决:
检查冷冻机设定温度(需≤5℃),确保冷却水循环量≥35t/h;
清洗冷凝器表面水垢,改善水质。
三、温度控制失常
1、一效温度超标(>90℃)
原因:温控传感器失灵或蒸汽压力过高(正常≤0.25MPa)。
解决:
校准温度传感器,更换损坏探头;
调节蒸汽减压阀,稳定压力在0.2–0.3MPa。
2、二效温度异常(偏离60–65℃)
原因:真空度不稳或加热室循环不畅。
解决:
优化真空系统密封性;
检查加热室物料流速,避免局部过热。
四、冷凝系统故障
1、溶剂回收率低
原因:冷凝器结垢或内部管路泄漏。
解决:
拆解冷凝器,乙醇超声清洗结晶物;
更换裂损的冷凝管道。
2、泡沫喷溢
原因:真空突降或物料含皂苷类易起泡成分。
解决:
添加消泡剂;
调整真空与加热的协同参数(如先升温后抽真空)。
五、机械部件损坏
1、轴密封磨损
现象:轴封处浆液泄漏,伴有异响。
解决:
采用耐磨材料(如H500自润滑修复剂)现场刮研修补;
定期加注高温润滑脂。
2、搅拌桨故障
原因:逆转运行或轴承缺油。
解决:
确认电机转向为顺时针;
每月补充润滑油脂,更换损坏轴承。
六、预防性维护建议
1、日常管理:
每次停机后用清水蒸煮30分钟,防止残料固化;
每周校验真空表、温度计,确保读数准确。
2、定期保养:
每季度拆洗加热列管及冷凝器;
每年更换所有密封件,检修真空泵。
通过系统维护可减少80%故障,延长设备寿命3–5年。